和一年級的孩子溝通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放低對孩子的要求,慢慢引導教育孩子;2、學會贊美孩子,培養孩子做事的積極性,贊美要及時,具體;3、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約束自身的行為,主動去適應小學生活;4、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成長,不要催促孩子。
和一年級的孩子怎么溝通
1、放低對孩子的要求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很多行為習慣也不好,這些都很正常,要不然都是聰明伶俐、規規矩矩的孩子,還要老師和家長干什么呢?孩子來到這個世界,肯定是不完美的,就是需要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這很正常,所以我們家長要放低要求,不要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這么難管,不要覺得自己班的學生喜歡調皮搗蛋,心態好了,你去教育孩子,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2、學會贊美孩子
贊美的力量是無窮的,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贊美的力量,總是批評孩子,甚至對孩子破口大罵。贊美孩子能讓孩子做事特別有積極性。放低對孩子的要求,真誠地去贊美孩子,孩子會感受到了,同時我們應該有點“演技”,用一些夸張的面部表情和語氣告訴孩子,你真的很厲害。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贊美一定要及時,那樣才能起到強化的作用。
3、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幼兒園和小學的最大差別在于,幼兒園比較自由靈活,規矩并不嚴格,哪怕是在上課的時候,孩子也可以舉手上廁所,可是到了小學之后,孩子驚訝地發現,一切都變了。所以家長要多提醒引導孩子遵守規則。但是要注意,不要用過于籠統化的語言和孩子溝通,譬如“上課不要走神”,這是什么意思,孩子搞不懂。而是要和孩子具體化,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去主動適應小學的生活。
4、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一年級的孩子,很多都在不斷發展中,所以在寫作業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寫字慢,寫不好的情況,于是就會出現,一點點作業也要寫上幾個小時的情況。很多家長對此感到無法容忍,認為是孩子磨蹭,于是就會對孩子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而這樣的做法,就導致孩子厭惡學習。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要允許孩子做一只蝸牛,讓他慢慢爬,等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