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得自律起來,然后通過父母的自律慢慢的影響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可以和他以朋友的方式聊天,可以共同指定時間表,讓他有個時間和目標的認識。那么,怎樣讓初中孩子自覺自律?
怎樣讓初中孩子自覺自律
1、時間管理
孩子想看電視、上網玩游戲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停止,就需要對孩子適當“懲罰”,可以減少玩的次數或減少下次玩的時間,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
2、任務具體化
初中階段的孩子對于新鮮的事務抱有強烈好奇心,喜歡挑戰,同時又帶有些許的叛逆心態。
因此可以將孩子的學習或者生活方面的任務具體化,然后改變形式,增加挑戰性,提升孩子自主決定權,例如作業問題,可以讓孩子自由制定每日的計劃,但要提前規定好,每天的時間怎么分配都行,但必須包含寫作業時間,其它時間讓孩子自由決定做什么。這么做的主要意義在于培養孩子制定計劃、執行計劃的習慣,習慣的養成是自律性培養的重要方式。
3、讓孩子看勵志書籍
作為初中生,思想導向非常重要。這個階段,正是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一個好的導向及正面引導非常重要。好的人生,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只有引導得好,初中生才能更加地自律,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孩子不自律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逼的太緊
小學時逼一逼會有暫時的效果,到初中了孩子就會反抗了。他反抗的方式是,你越逼我越不愿意。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多采取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感覺是自己在做決定。有時想跟孩子說的話,可以選擇跟孩子爸爸聊天的方式,故意讓孩子聽到,這樣孩子聽的會比較認真。
2、沒自控能力
孩子沒有自控力,環境,舒適的沙發,溫暖的被窩,或各種美食,及家里養的寵物等;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孩子還不知道理智的管束自己的重要性。在這方面父母要從小就教育孩子,自己也要做出表率。
3、誘惑太多
物質基礎條件優越,他們已不再下苦功夫去學習了,而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非下苦功夫不可的事,年輕一代已不能承受其苦了。除了學校生活,其他地方對他們的誘惑力太大了,網絡游戲,社會上的各種游玩設施,讓他們玩心太重,以至于不愿意去學習了。
怎樣讓初中孩子自覺自律,自律性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習慣,我們常講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其實在逐漸培養良好習慣的過程就是自律的培養過程,還是那句話,高樓大廈平底起,自律習慣平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