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孩子離家出走,做為家長首先要自查,自查有幾個方面,一,對孩子感情勾通,二,對孩子關心成度,三最近對孩子的態度,這幾方面初步考慮到了就進入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思想工作。
2、見到孩子需要做的不是打罵和批評,而是問寒問暖,家長盡力用行動體現孩子存在的價值,給孩子以安全感,待一段時間情緒穩定后從思想勾通入手盡力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
3、長要認真研究家庭人際關系狀況,包括家長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因為如果人際關系良好,孩子能與父母溝通,他會及時把面對的其他壓力告訴家長。家長把握了孩子的心態,就能開展疏導,預防孩子出走。家長還要在支持和理解的基礎上,支持孩子的想法,認可孩子,同時能讓孩子從心里接納家長。
4、家長要認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家庭教育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原因。很多家長自居心理極強,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建議這樣的家長盡快改變自居心理,聽聽專家、老師和孩子的意見。家長教育態度、方法的改變,會促使孩子出現接受教育態度的改變,不良的隱患可以消除。
5、和孩子成為朋友。有不少家長的潛意識里,仍然存有老舊的思想長幼尊卑,認為和子女交朋友沒老沒少,不合規矩。孩子的思維跳動的快,有許多話想向人傾訴。父母如果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的相處你們之間會推心置腹溝通,孩子就會和你無話不談,孩子的煩惱也會在溝通中緩解、消除、自然就不會離家出走。
6、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主動與孩子交流、鼓勵,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孩子犯錯之后打罵、諷刺挖苦,以后孩子就不會對你說真心話了。這樣會使孩子自卑心加重,喪失自信心,內心的憂傷無處訴說,對生活產生悲觀情緒,逃避現實,最終導致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