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時,都會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父母會在不良情緒的控制下,對他們做出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其實孩子越是叛逆不聽話,家長越是應該保持冷靜,因為只有冷靜,才能給予他們一個恰當的引導。
學生叛逆期的心理健康疏導方式
1、了解孩子叛逆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了解孩子叛逆的特點,并告訴他這是每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實際上,叛逆的個性也并非全都不好,但需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叛逆的缺點和優點,幫助他順利度過青春期。
2、不要試圖否定孩子的想法。叛逆的孩子和父母肯定有一些不同,但不要去否定孩子的想法。我們應該冷靜地和孩子討論如何解決雙方的分歧,孩子也有判斷的能力。如果雙方有較大分歧,家長也不要過于擔心,用耐心和事實慢慢給孩子解釋。縮小差距,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3、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如果家長控制不了自身的情緒,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進行指責和打罵,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要避免這種行為的出現。家長要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份耐心,了解孩子的情況,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孩子。
4、理解和尊重孩子。作為家長,我們要認識到叛逆心理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認為孩子的叛逆就是故意跟家長過不去或品行有問題,要學會尊重和理解。
5、多給予孩子關心和鼓勵。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為借口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于與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進行對話。
直到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的啰嗦、老師的批評、這些教誨都是善意的,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健康成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當多鼓勵孩子進步。
6、就事論事,不翻舊賬。最后,當父母和孩子有分歧或矛盾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翻舊賬,防止爭吵。孩子在出現一些叛逆行為時,千萬不要翻舊賬,不要立即拒絕孩子的要求。
對于孩子提出的不恰當要求,要學會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你一開始就拒絕他,他反而會更加堅持。
孩子叛逆期的特點
1、自我意識增強。孩子開始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變得更加關注,開始思考如何表達自己和構建個人身份和價值觀。
2、大膽嘗試新事物。由于對個人身份和價值觀的建立,孩子們可能會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包括新的興趣愛好、風格和行為。
3、情緒波動大。由于內部壓力和外界壓力的加劇,孩子們的情緒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表現出憤怒、煩躁、憂慮等情感。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做
給孩子說的權利。在學習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應該虛心求教,學會再因材施教,不要老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講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并客觀的進行分析。在鼓勵孩子的同時,再和孩子溝通不好的地方。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學習和探索的階段,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獨立尋找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和引導,讓孩子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把孩子當成人對待。父母應該學會平等地面對孩子,把他們當作大人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父母高高在上就不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可,得不到認可,就不容易知道他們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的心事就難以對癥下藥,這樣就達不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