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總是給孩子過多的關心和施壓,為了孩子能夠考上好的大學,陪孩子挑燈苦讀,無微不至,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反而使孩子容易迷失自我,那么,高三孩子應該怎樣進行心理輔導呢?
高三孩子怎樣進行心理輔導
1、家長要首先調整好自己心態
家有高考生的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調節,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要正確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只要在生活上給予孩子適度的關心即可,忌過分保護和過分干涉。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懷和鼓勵。如果家長感覺孩子壓力過大,可以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配合一些安撫性的肢體動作,比如摸摸腦袋、摟摟肩膀,說些鼓勵的話語等。
2、幫孩子緩解緊張情緒
家長們要告訴孩子“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道理,堅信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可以考出一個不錯的成績。如孩子還無法疏解緊張情緒,家長應減少安慰,讓緊張順其自然,可能一會就會忘掉緊張,同時孩子這時候需要安靜,家長的任何嘮叨都會讓孩子更煩,家長不妨出去散步一會兒,孩子就會平靜下來。
3、家長們應幫助孩子明確目標
目標定位要根據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和心態情況來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并要根據孩子的成績和心態及時調整。
緩解高三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1、優化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學習過程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在迎接高考和高考階段,家長都要教育孩子學會轉移情緒,使其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這樣才能發揮的更好。
2、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可以強化孩子的信心,然而消極暗示會降低孩子的信心,徒增煩惱。家長應該啟發孩子,在考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
比如:“這樣的考試每個人都會緊張,誰在考試時調整得快,誰就能考的更好。”“我一定可以的!”“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慮,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好。
3、強化自信
如果自信不能讓孩子一定成功的話,那么丟失信心就一定會導致失敗。不管孩子現在是成績特別拔尖,還是與別人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都千萬不用忘了要讓孩子每天帶著自信起床。不論怎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在高考前,要告訴孩子,對于自己的不足不用過分自我責備,要多想想自己的優勢與潛力,從而激發自信心。
總之,高考是孩子學習能力檢測最關鍵的一環,高三孩子怎樣進行心理輔導,作為家長應該通過積極溝通,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家庭氣氛,確保孩子用健康的心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