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太懶了,不想吃苦,多半是與父母的教育有關系,力所能及的事不讓小孩做,不放心小孩做。久而久之小孩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慣,那么,為什么現在孩子不肯吃苦?
為什么現在孩子不肯吃苦
1、父母的過渡寵愛
其實小孩子缺乏出吃苦耐勞的精神,主要和父母的錯誤教導有關,沒有給其體驗勞動的機會。父母的過度寵愛,使其缺乏獨立自主和勞動的積極性。很多孩子在家中堪比小佛爺,每天的任務只有吃喝玩樂,其余各種事情都由父母一手包辦。
2、父母的過度管教
缺少獨立思考和解決困難的能力。有些直升機父母,希望可以監督孩子每日的所有動態,并為他們的所有事情做出選擇。孩子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缺少自由選擇和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權利,自然會失去獨立思考的習慣。
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也都由父母代替解決,無法感受到獨自面對挫折時的壓力,以及解決后成就感。長此以往,吃苦耐勞的體驗便逐漸離他們遠去。
3、忽視身體鍛煉
目前兒童整體素質運動不足,雖然提倡教育要讓孩子全面發展,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智育看得更重,忽略體育,就像小學、中學一樣,體育老師常常是在學校、中學里,體育老師常常是在學校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因為忽略了體育,導致孩子們的體能下降。
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呢
1、以身作則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家長的行為習慣和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所以,擋遇到困難時,家長首先不要逃避,要作出樣子勇于面對,鼓勵孩子學習。
2、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們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是很必要的。讓孩子自己對自己負責,遇到困難自己面對。這樣的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冷箭解決問題,這樣對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3、體驗勞動生活
空閑時也可以帶著孩子體驗農活,那種在陽光下揮灑汗水的感覺,能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來之不易。經常勞動的孩子,不但塑造了堅毅的品格,也能夠懂得父母的辛苦,今后也能夠真正地獨當一面。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羽翼,獨自前往人生的天空。過多的保護,只會讓他們被風雨勸退。我們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不畏挫折的精神,不斷強化他們的前行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