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挫折教育即為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受到挫折,從而達到鍛煉其心理承受能力、生活應變能力的教育。那么怎么讓孩子受挫折教育呢?
怎么讓孩子受挫折教育
1、從小任務讓孩子做起
先給孩子布置一點很小,很容易完成的任務讓孩子去做。不要布置有難度的事情,小事情會讓孩子有信心完成。
2、讓孩子有成功的經歷
當孩子了獨自完成任務的經歷后,內心的信心感就會增強,等再次遇到挫折時,就不會那么容易被擊倒。
3、讓孩子看到榜樣的力量
找一些同齡小孩子做榜樣,比如某個小孩他能做出很優秀的事情,講給自己的孩子,孩子會受到鼓舞的。
4、經常性語言說服孩子
經常在孩子面前講述成功的案例,這些語言是會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孩子從內心渴望變成一個勇敢的人。
5、讓孩子學會調整情緒
學好抗挫能力,先要學會對付的敵人是自己的壞情緒,不能有一點壞情緒就控制不住想脾氣,讓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6、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
運動是一種精神,會給孩子內心賦予力量,也能讓孩子體魄充滿力量,這些都是抗挫能力必備的東西,都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吧。
如何引導兒童正確對待挫折
1、轉變思維。對挫折的解讀會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與其逃避不如改變一下思維,告訴孩子經歷的這些挫折只是一個小事,不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太大影響,這種情況也只是暫時的,這些痛苦很快就會過去。
2、承認自我價值。告訴孩子我們是有價值的,相信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對創傷的可控性會高很多,明確自我價值會讓自己從內而外散發力量,不但可以改善精神狀態,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行動力。
3、獲取外部資源。修復力離不開我們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在面對痛苦時,如果有朋友和家人可以傾訴,更有利于自己走出困境,有其他人的支持,自己壓力也會小一點,有些痛苦不必獨自去承受。
最后,鼓勵孩子獨立嘗試,積累成功經驗。孩子遇到困難都會有退縮的行為。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去嘗試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讓孩子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