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克服困難也是成長中的必經之路。當孩子遭遇挫折時,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呢?
怎樣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
1、讓孩子正確感受和認識挫折。
生活道路是曲折的,人的一生想沒有挫折也是不可能的。家長要讓孩子正確認識挫折。一般來說,挫折包括三個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認知和挫折反應。在這三個因素中,挫折認知是關鍵因素。因為只有當挫折情境被我們感知時,才會在我們的心理上產生挫折反應。
教育孩子有正確的挫折認知,在孩子面對挫折時,就會有恰當的挫折反應,并對挫折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正確的應對方法,從而減少損失,爭取戰勝挫折。
2、讓孩子自己搜集歷史上的名人故事,從中受到教育。
歷史上不畏挫折,戰勝挫折的名人故事很多。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搜集歷史上那些面對挫折而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看看名人面對挫折是怎么做的,自己應該學習些什么,有什么收獲。通過孩子學習,讓孩子與同齡人一起分享,相互討論,從而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再指導孩子整理出至少一種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3、在平時的生活實踐中教育。
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挫折教育都是從身邊的例子做起,直接進行教育,這也是一個好方法。如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家長就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勇敢地向前走,這也是挫折教育。
提升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1、認識挫折
孩子也是向上的,當他面對挫折時自己其實是不想逃避的,如果家長看到孩子遇到挫折有逃避的現象時立馬就發脾氣,那這樣是很難培養出自信、積極的孩子的。
2、讓孩子自己來
有些家長事事都幫孩子做了,殊不知這樣會導致孩子產生惰性,自主性不強,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實在解決不了,我們可以適當地幫忙,這樣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會更強。
3、制定些小目標
可以設定些孩子努一把力就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在克服這些小挫折的時候,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而這個過程也是建立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步驟。比如一起戶外拓展,進行些拓展活動。
總之,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有實效,我們都可以采用。愿孩子們能培養堅強意志,戰勝挫折,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