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無處不在,家庭和孩子,每天都需要溝通,好好溝通,東西才能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溝通看似簡單,其實也有很多知識,尤其是溝通與您的孩子,孩子還處于成長期,心智還沒有成熟,更需要我們的溝通權,給孩子積極的引導,那么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呢?
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交流
1、首先,你和孩子溝通的目的是什么?你想知道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還是只想讓孩子聽你的?目的不對,溝通效果,大打折扣。
2、其次,你和孩子的交流,孩子是否覺得受到尊重?如果您的孩子感到不受尊重,他會反抗并且可能不會聽您說的話。
3、在溝通之前,你會聽孩子的話嗎?你有認真聽孩子說話嗎?每一個動作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連原因都不明白,你就批評孩子,當然,孩子不會聽你的。
4、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會犯錯,更不用說孩子了。在溝能時,你有換位思考嗎?你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嗎?還是只是,用自以為是的經驗和觀念來評判孩子。
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1、劃定底線的重要性
當然,沒有規則,什么事都做不成。國家有法律,家庭有規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和孩子進行有效交流,每個家庭都應該制定自己的規則,尤其是對孩子的行為規范,讓孩子按照規則行事。
建議為孩子劃定底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教育在路上,跟孩子談條件,不如給孩子劃個底線。讓您的孩子清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為他制定規則,然后讓他自己探索世界而不觸及這些界限。
2、給孩子一套完整的價值觀
柏拉圖說,讓早期教育成為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被譽為“南開校父”的嚴修,在教育子孫后代的問題上,就是采用的劃底線的方法。
在嚴家,孩子們被要求不要留下剩菜,每天都要恭恭敬敬地問候家人,鄰居有困難及時幫助。教育孩子,讓孩子成才之前,首先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學會做人。
教會他分辨善惡,教給他踏實做人之道,幫孩子塑造完整的價值觀念,剩下的路讓孩子自己去走。不求孩子跑在最前面,但求孩子別從底線上掉下來。
3、觸及底線
給孩子講清楚底線在哪里,并要求孩子不要碰,否則孩子會受到父母的懲罰。家長也要堅持原則,不要和孩子妥協,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規則意識,也有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養。
對于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交流,一定要跟孩子要平等交流,也要跟孩子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是前提,但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切不可沒有底線。作為父母,我們要樹立自己的底線,告訴孩子,底線是不能逾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