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家長怎么說孩子都不往心里去,家長一著急上火,難免動手打孩子。那么,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有用嗎?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有用嗎
有用。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打孩子一定要適度。
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孩子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懲罰孩子的背后孩子能夠理解到自己的錯誤,下一次就不會在繼續了,這樣才是敬畏的真正意義。
懂得敬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準則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分寸是什么,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懂得敬畏的人,才是對社會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對許多父母來說,成長的過程總是喜憂參半的,高興的是孩子正在成長,但擔心的是孩子似乎越來越“不聽話”,那么,孩子不聽話吼孩子有用嗎?
孩子不聽話吼孩子有用嗎
為什么大多數時候,你對孩子喊得越多,他聽的就越少?讓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小故事:
朋友A最近因為孩子的問題而頭疼。當被問到為什么時,他說:“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每次我生氣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對他大喊大叫。一開始這很管用,但現在基本上不管用!”有人問他,“你問過你的孩子內心在想什么嗎?你不能光靠吼。”他撓撓頭。“每次我吼完就結束了。我聽不見孩子在說什么。”
父母在吼孩子的時候,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找不到原因,當父母大喊大叫時,他們往往會單方面地、情緒化地說話,因此他們根本不聽孩子的話,不會尋找問題的真正原因,因此無法解決問題。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世界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簡·尼爾森(Jane Nelson)在她的暢銷書《正面管教》中提到了三句話,父母可以用這三句話來引導孩子的行為。
孩子不聽話,是一種青春叛逆期的固有行為,這很正常,家長也曾今經歷過這個時期,應該明白并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監督,想出合適的辦法,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改變孩子不聽話的行為。那么孩子不聽話說了也沒有用怎么辦?
孩子不聽話說了也沒有用怎么辦
1、態度要溫和
當家長想要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指令時,會本能地放大自己的聲音,其實,你可以用更溫柔的聲音吸引他,盡量用平和的語氣,給孩子明確的指示,這樣孩子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說的內容上。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的孩子正專注于電視或電腦時,他很難專心聽你的話,一般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所以,當你想要讓他們認真聽你的話,請先讓他們離開這個環境,減少干擾,保證你跟他說話時,他要看著你。而你也要全神貫注地跟他說話,而不能心不在焉。
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少家長會連連抱怨,覺得小時候聽話的孩子,現在變化真的太大了,家長說一句話,孩子立馬會頂兩句,給家長也是氣的不行,其實教育孩子只有掌握好的方法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叛逆期孩子
第一、信賴是非常重要的,被信賴的孩子會更自傲,不會容易陷入內訌,由于孩子有被家長信賴的安全感,孩子就會向爸爸媽媽傾訴,而不會憂慮爸爸媽媽會由于“無關輕重”的小事指責自己。樹立信賴感,維系信賴關系,會讓親子關系走向良性循環。
第二、作為孩子的父母來說,需要學習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解不同教育方法的使用范圍,和優劣點,以便針對自己的孩子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
第三、家長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需要同時適應社會的變化,為進入社會做準備。同時又離不開家庭的幫助和生活。父母與孩子之間充分地溝通以及相互地理解,特別是父母主動與孩子溝通,尋找機會和溝通條件,讓孩子充分地溝通。
第四、注意處在青春期孩子的特點,需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而通過溝通,讓孩子明白了有些觀念是不正確的,但是對應能不能采取正確的行動,需要父母給出恰當的意見和建議。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這個事,是有步驟的,錯誤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是沒有發言權的,都是由家長說了算,所以孩子缺乏表達的機會,得不到認可,這樣下來孩子便不愛學習了。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怎么管教
1、清晰地向孩子表達家長的教育目標和期望,包括學習態度和行為規范。確保孩子明白為什么這些期望對他們的未來重要,并一起討論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2、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及時給予認可和獎勵。這可以是口頭表揚、額外的游戲時間或其他小獎勵。積極強化可以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行為。
3、理解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避免因為短期的挑戰而感到沮喪,而是專注于長遠的目標和孩子的整體發展。
4、激發孩子的興趣是培養學習熱情的關鍵。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深入探索。例如,如果孩子喜歡科學,可以一起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或者參觀科學博物館。通過將學習與有趣的活動結合起來,可以讓孩子更愿意投入精力。
15歲的女孩子不聽話,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正確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15歲的女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
1、父母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榜樣。好的習慣盡量在孩子們面前展現,不好的習慣不要給她們知道,否則有樣學樣,那責任終究歸于大人身上。因為孩子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2、學會換位思考。每個父母都是從叛逆期過來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行為,多理解,多溝通,孩子慢慢的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3、日常學習生活中,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進步、成績和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及時加以鼓勵、引導,使其向著優秀的方向發展。
4、與孩子交朋友,多陪伴,多交流、多溝通,盡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然后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使其奮發向上。千萬不可以家長自居,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合適的要求,但不可對孩子進行威逼或限制,更不能打罵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聽話是常有的事兒,而且過于聽話的孩子也不好,孩子是要有自己的性格;但是有些孩子如果是過分的不聽話,那就需要好好的管教了。
孩子不聽話該如何懲罰
1、取消某些特定的的待遇,比如說家長可以取消孩子一周之內不準看電視或一周內不準吃零食,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心軟以免在孩子心中失去威信,更難管教孩子。
2、孩子不聽話與大人頂撞、吵鬧不停或與小伙伴打架時,家長都可以采取罰站的方式。把家里一個固定角落設定為“罰站角”,罰站區域不要太明顯,一般罰站時間為15分鐘左右。罰站前家長要講清楚為什么要懲罰他;罰站結束后讓孩子說出下次應當如何改正錯誤,這才是罰站的意義。
3、沒收心愛的玩具。孩子亂丟玩具時,家長可暫時沒收他最喜歡的玩具或,并告訴他什么時候把亂扔東西的壞毛病改了,什么時候再歸還玩具。
4、做家務。孩子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家長在口頭警告后無效,可給孩子準備掃把、整理箱等物品,讓他把弄亂的地方整理干凈,在整理干凈前不允許他做其它無關的事情,這樣能培養孩子愛干凈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