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性的發展對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來就有,而是在后天的環境中,隨著認知的發展和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以孩子的自律性差,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
一年級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
1、給孩子合理的學習安排。良好的習慣必然是有合理的行為安排的,想要讓孩子的習慣能夠更加持久,讓孩子形成足夠的自律能力,首先在行為習慣的安排上就一定要合理輕松。從微小的習慣開始慢慢培養,然后再形成一個更加良好的行為體系。
所以,在孩子的習慣培養之初不要一張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當當的,盡可能地設計一些孩子能夠完成的任務,比如看書半小時、每天背一首古詩等等,這些習慣也許很小,但勝在完成度高并且更能堅持。
2、忽視結果的需求而強調過程的執行。很多時候家長們在安排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比如只要你做好這件事情,你就可以去看電視,你做完作業就可以去玩等等。以結果為導向的約束讓孩子在做事情上沒有足夠的持續力,也就是把事情做完之后,就再也沒有動力去堅持了。
因此,想要真正將孩子的習慣培養起來,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自律能力不用家長們過多的監督,就需要去忽視一些結果導向的需求,而重在過程的執行,重在培養良性的生活模式。
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大多數時候,我們聽到父母的抱怨:他們不得不整天看功課,甚至晚上催他們睡覺。總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總要父母在旁邊監督,否則,他就很難做好。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小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是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的事情。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松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小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
1.示范自律榜樣
自律的發展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父母和家庭的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什么父母,孩子就會學什么,所以父母要樹立自律的榜樣,讓孩子學得像樣,做一個自律的好孩子。
想象一下,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父母對你說,“你必須努力學習”,“你必須做功課”,“而父母只玩耍”。這樣的家長的話,對孩子有說服力嗎?父母的行為嚴重缺乏自律,孩子們當然很可能什么都不做。再多的建議也不能比言行更能產生影響。
2.制定合理的規則
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看法,父母不控制時,孩子的行為就會失控。只有父母管得好,孩子才會自律。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
過多的控制會讓孩子自律嗎?
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
1.過多的控制會削弱孩子的自主性
我自己也知道。小時候,媽媽擔心我做不好這件事,就干脆自己一個人做。我媽媽把我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做好了。所以,我的自理能力很差。到我結婚的時候,我連電飯煲和洗衣機都不會用了。
2.過多的管理會讓孩子變得不負責任
有句話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和命運。現在的孩子學習生活都是在父母的督促之下,缺乏自覺性,其實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沒有自律性怎么辦
1、孩子貪玩是天性,寫作業愛磨蹭是通病,躲避家長嘮叨是本能。家長想讓孩子自主學習,自律成長,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立規矩。比如,幫孩子安排學習規則,要求孩子必須遵守。
2、孩子的效仿者就是自己的家長,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榜樣作用絕對起著重要的模范作用,所以,當家長想要孩子自律時,可以從自己下手,致力于自己的自律行為,再讓孩子在家長的感召下努力成為希望的模樣。
3、家長的夸獎就是最好的方式。當孩子達成一個小目標時,家長千萬不要吝嗇,大方的夸獎孩子,孩子會更自信,更有信心地堅持下去。受到的表揚越多,孩子積極性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
4、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教給孩子自我管理,比如設定管理目標、洗手規范,讓孩子按照規范進行自我管理。寒假、暑假,都是自我管理的好時間,家長可以布置給孩子一些任務,如收拾書桌、廚房的一部分、書架的一部分等。
在孩子成長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孩子的自律并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養的,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與嚴格要求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孩子不自律怎么辦最有效的方法
1、延遲對孩子需要的滿足和抵制。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愿望,不要讓孩子膨脹。等孩子通過一個階段達到了以上的要求,再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2、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教會孩子調校鬧鐘,讓孩子自己設定某個時段做某件事,做事有規劃。不管多大的孩子,責任心的發展都是認識先到位,行為稍滯后,這是因為孩子預見事物發展結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較弱。
3、家長想要教好孩子學會自律,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樣。孩子的自律,很大一部分是從父母那里學到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自律性很強的家庭里,那么孩子在生活中也會很自律。
4、在和孩子立規矩以后,還要能堅守原則,不能因為孩子的"軟磨硬泡"就不用守規則了。要做一個立得了規矩又能守住原則的家長,家長只有堅守原則,才能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才能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是養成良好習慣必備的,孩子不自律可能是因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培養的過程。
孩子沒有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怎么辦
1.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每天按照固定的時間表進行活動,包括上學、功課、吃飯、睡覺等,這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2.給予適當的自主權:讓孩子有權做出一些決定,如選擇自己的衣服、玩具等,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和自控能力。
3.褒獎孩子:當孩子做出積極的行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有助于強化孩子的好習慣和自控力。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參與一些有益的活動,如運動、繪畫、音樂等,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力。
13歲懶惰、不自律,不少父母在對待這件事情時只是口頭上批評幾句,并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父母們要意識到,懶惰這個壞毛病有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對孩子今后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時加以指正,幫孩子改正過來。
13歲孩子懶惰不自律怎么辦
1、家長要學會放手。有的時候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懶,而是家長從來就給孩子包辦一切,什么事情家長都要插手,這就會在孩子的心里產生很強的依賴感,感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自己的家長就會安排的很好,自己也不會有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欲望。
所以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
2、教會孩子如何做。家長可以在平時多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在他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會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等著父母,依靠父母,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懶惰,只有教會孩子,孩子才會愿意去做。
3、及時的鼓勵孩子。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以后孩子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努力,自己也會有很強的自覺性,所以家長的鼓勵是很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