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孩子沒上進心懶散的原因:1、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包辦孩子的生活;2、家長對孩子有強烈的控制欲;3、孩子的依賴性太強,總是擺脫不了家長的幫助;4、缺乏一定抗壓能力,遇到困難喜歡退縮。
孩子沒上進心懶散什么原因
1、家長總是包辦孩子的生活
孩子在從小的時候,家長包辦代替過多,包辦學習、生活以及一些決定,孩子只知道一切都有父母做主,他只有享受就行了。孩子在這樣的包辦代替中長大,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的都是應該的,從小就沒有學會負責任,不懂得感恩。
2、家長強烈的控制欲
家長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在孩子面前是典型的“家長”,對孩子是專制的,這些都會導致孩子不需要上進,爸爸媽媽什么都幫我做啦,錢也給我準備好啦,我什么也不需要。
3、孩子依賴性太強
自從孩子出生以后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喜悅,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責任。對于孩子的愛護家長們都做到了點滴不漏。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逐漸產生了依賴的心理,任何事情都希望通過父母協助來完成。在他們心里總覺得任何事情是不需要自己努力的,總有人會幫忙完成。這種依賴的心理也造成了孩子缺失上進心。
4、缺乏抗壓能力
大部分的孩子都對自己寄予一定的希望,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但是無論是學習或是社交或者是其他方面,孩子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有些孩子能夠很好地適應多變的生活狀態。與此相反,有些孩子抗壓能力差,往往會被一些困難所打敗。失敗之后這些孩子也沒有勇氣再次挑戰困難。
孩子沒上進心懶散怎么辦
1、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從小就有模仿的能力,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對于家長來說也要時刻保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在陪伴孩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有了良好的榜樣,孩子自然能夠從父母身上學到優秀的品質。即使孩子有了偷懶的想法,也會因為周圍人物的行為而受到驅使。
2、不要包辦孩子的生活
孩子在從小的時候,家長就不能包辦代替得太多,像類似在家里整理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書籍,穿衣穿鞋這類的事,完全可以讓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通過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參與家庭勞動,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作為家庭一員,就要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讓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只有通過自身的勞動才能獲得收獲的道理。
3、營造平等的家庭氛圍
家長雖然是家長,但孩子也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在孩子面前不可太強勢,家長的強制就有可能帶來孩子的軟弱;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太專制,家長太專制,孩子也就失去了在家中說話的權利,孩子就會變得沒有自己的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