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想去上學可采取的教育方法:1、幫助孩子從制定小目標開始,樹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2、平靜心態,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3、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4、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5、改變觀念,讓孩子認識自我。
大學生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1、制定小目標
從每一個小目標開始完成。在學習之初,確定小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可定得太高,應從努力可達到的目標開始。不斷的進步會提高學習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內將成績提高上去,有的同學往往努力學習一兩周,結果發現成績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從而厭惡學習。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是實現大目標的開始。
2、平靜心態
告訴學生學會化解內心深處的憂郁與矛盾,端正心態,端正生活態度,明確人生奮斗目標,明確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向與規劃,這是每個人內心深處必須存在的最為基本的生活意識和目標。可以讀一些書或者聽一些“心靈雞湯”式的網絡美文,提升自身內心深處的定力。
3、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
告訴學生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體力勞動,分散注意力和內心深處所“耿耿于懷”的事情,或者平時早睡早起,合理飲食,規律生活,提高睡眠質量,使得自己內心寧靜。可以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特別是冬季,加強身體鍛煉,自己身體素質好,內心因此變得強大。
4、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改變厭學的心理障礙。
5、改變觀念
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