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上學、厭學,對父母、親人、以及孩子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傷害和無法挽回的后果。那么,小學生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小學生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1、正確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關鍵。厭學孩子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自信心,如果家長適當降低對子女的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逐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2、營造一個寬松、溫馨的家庭氛圍
如何糾正孩子的厭學心理還包括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孩子一道制訂一份科學合理的學習作息時間表,但不必完全改變家庭日常生活規律。
3、在孩子面前減少爭吵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為孩子的學習和對家庭教育意見的分歧爭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嚀、萬囑咐,讓子女感到很厭煩。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盡量少看電視、少些應酬,孩子需要一個寧靜、溫馨、能得到關心、理解、支持、鼓勵和安慰的家。
小學生不想去上學的原因
1、學習目標不明確
有的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學習只是為了應付家長或老師,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在學校混日子,又怎能快樂、又怎能愛學習,又怎能不厭學。
2、未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的科目也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將無法快速的接受越來越多的學習任務,上課時不知道如何聽課,課后復習也不知道怎樣做。盡管他也很努力,但成績較差。
3、人際困擾
人際困擾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現在的小孩子好臉面,有虛榮心,因為一點點同學之間的矛盾也會讓他們“玻璃心”“泛濫”,說什么都不能面對,好像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
小學階段要讓孩子學會聽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完善的健全的人格,必將對他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