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弄清楚孩子為何厭學
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些父母的原因,父母自己則要加以反省與改正。比如,孩子犯點小錯誤或是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便不問緣由地指責孩子或打罵孩子,還時常用一些帶有恐嚇意味的語句嚇唬孩子,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對上學產生了一種恐懼感。而一些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較重的孩子往往便因此而導致不愿上學。
2、讓孩子學會自立融入到集體中
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其多與同齡伙伴接觸,從而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與小伙伴一起玩耍,而對到自己家里來玩的小伙伴也表示歡迎。
3、與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談
孩子逃學,我們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就打孩子,應先問清楚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畢竟現在的孩子都挺有自己的想法的,我們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么看待這個逃學問題的,才好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4、與孩子、老師等達成協議。
逃學畢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這種行為確實應該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基礎上,我們應該跟孩子達成某種協議,讓孩子自覺去遵守他定下的契約。另外,還應該讓老師在旁幫忙監督,這樣才能夠盡快讓孩子不再逃學。
5、父母要進行自我反省
父母首先要進行自我反省:是不是從小沒有下工夫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教育方法是否太生硬?是否給了孩子太大的壓力?是否對孩子的贊美和鼓勵不夠?試著好好地跟孩子聊聊天,傾心交談兩三次,并在孩子面前檢討自己的過錯,聽聽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決心,一點一點把成績趕上去。
6、利用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孩子
父母可以跟老師商量,讓老師鼓勵孩子多與學習好的孩子來往,并為這種交往創造條件。例如:將他們安排成同桌;課堂討論、課外游戲時將他們分在一組,等等。當然,也不能給對方孩子增添太多負擔,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具體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問”,“課前預習,找出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等。要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光依賴別人是肯定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