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遇到在小學就厭學的孩子,應該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孩子的天性是玩,家長可以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利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在學習中鍛煉思維,學習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讓孩子不再厭學。
小學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1、要善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并非天生,尤其是發生了厭學行為的孩子基本已經淡化了學習興趣,所以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只要父母能夠努力,還是能讓孩子有重新學習的興趣。
家長要注意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避免死板枯燥的教育方式。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一些互聯網等等一些新興教育手段,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形成需要家長從小做起,家長可以指導孩子的學習,但是絕對不能代替孩子學習,避免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要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獨立自主。
3、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家長可以讓孩子合理使用時間和大腦,讓孩子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寓教于樂。
4、幫助孩子同老師建立良好關系。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的能力,增強孩子在心理方面對于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
5、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有一部分孩子之所以厭學是因為學習基礎差,不管如何努力學習,始終落后于人,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學了。孩子學習基礎差,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對孩子進行補課,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
6、及時發現并鼓勵孩子學習上的進步。學習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很多時候孩子正是因為堅持不了而干脆放棄。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毅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一些小進步,都要及時發現并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去學習。
小學的孩子厭學的原因
1、缺乏學習信心。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學生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
也有不少學生也努力過,也自認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得不到老師或家長的認可,因為被忽略,損傷了自尊心,失去了自信心,進取心。
2、被外界因素干擾。成長中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比如迷戀游戲、錄像、上網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時間觀念,加強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規劃。
如何培養小學孩子的學習興趣
傾聽并和孩子談論學習生活。初入學的孩子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他們回到家會興致勃勃地向父母講述學校的學習生活,這時,家長應耐心傾聽,并和他們討論學習生活,這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
使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進了小學,孩子每天都要學習功課,他需要有一個好的環境,一張自己的書桌是必不可少的。把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就會使孩子對經常在書桌上進行的學習活動感興趣。
書桌要整潔,抽屜里要備有做各門功課所需的工具:剪刀、裁紙刀、膠水、膠帶、顏料、水彩筆、白紙等,這樣當他需要時,立刻就能找到,不會因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斷作業,心生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