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心理困境,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15歲孩子厭學了怎么辦
1、幫助孩子樹立信心。15歲男孩厭學顯著的特點是喪失了信心,這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適當地降低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克服自卑,要多傾聽、多寬慰、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境,從而糾正孩子的厭學情緒。
2、適當減負少壓力。減少孩子的負擔也是不錯的選擇,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時間久了之后孩子性格和心理方面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3、緩解孩子的心理重負。認真傾聽孩子的心里話,不要覺得孩子還小,煩惱的都是小事,過幾天就過去了。青春期的少年心理和兒童時期本身就不一樣,孩子容易陷入情緒中很難拔出來。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家長幫助他矯正思想,傳遞孩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
4、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面對孩子厭學的行為,家長太著急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此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父母不擔心不著急,孩子心里會有“為什么父母不關心讀書?”的想法。父母面對這種情況,必須保證自己有良好的心態。
5、多和老師溝通。家長平時要注意自己孩子的學習活動時間,多和學校溝通,發現情況就要及時疏導和控制。要多和老師聯系,老師要及時通知家長學校的教學活動時間。如果發現學生沒有來學校,要及時與家長聯系,確定孩子厭學的原因和哪些具體因素,然后一起做好孩子的工作。
15歲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呢
1、早戀導致的情感困惑。成長在父母離異、爭吵不斷的家庭,孩子很可能會感到孤獨,所以會尋求情感上的補償。這樣的孩子容易早戀,會導致精力分散,學習成績下降,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同時,早戀不成功引發的心理困境:朋友的嘲笑、同學的譏諷也會增加孩子在學校的心理壓力,使其急于逃離學校。
2、人際關系問題導致的偏科、厭學現象。孩子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愛屋及烏是很常見的。出于某種原因,學生對老師不滿意,他們往往對老師的講課不感興趣,或者對這門課不感興趣,于是,他們常常用懲罰自己(沒學好科目或者故意沒學好)的手段來反抗老師。
3、沉重的學習負擔導致逆反心理。物極必反,學生的學習心理也是如此。課業負擔過重容易導致學生心理疲勞,從而產生厭學、厭學情緒。學校盲目追求升學率,家長對孩子趨之若鶩。雙重打擊下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厭學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教育15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贊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2、父母沖動的行為會讓孩子性格逆反。父母應該認識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應該冷靜處理,不要總和孩子起沖突,多和他溝通,這樣才能逐漸消除他的逆反心理。
3、遇事允許孩子申辯。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么講,孩子就怎么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抵觸情緒,推脫責任,埋下惡根。
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