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出原因
1、小學甚至更早的時候,學習興趣沒有培養出來,這是厭學的一個主要成因。
2、偏科,有的課程容易學的進,有的學不進,因此痛苦煩惱。
3、受不良同學的影響,或受到了不學習照樣有出息這一論調的影響。
4、父母忙于其他,忽略了孩子的學習,親子之間溝通的少,使孩子的學習努力沒有得到強化,從而迷失了學習方向。
5、父母離異等原因,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6、家庭的原因或父母的原因。如有的父母只關心學習成績,不關心學習過程,對孩子的學習行為粗暴等。
造成孩子的厭學、逃學、甚至想輟學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定是事出有因,因此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少做亡羊補牢的事。
二、要有干預策略
當孩子出現了厭學、逃學、甚至想輟學的問題,不要打罵孩子,而是想辦法補救,有針對性的策略措施。
1、請求有這方面專長的心理咨詢師咨詢,從心理上干預,通過心理訓練,重新走向學習的正常軌道。
2、弱化原因。厭學、逃學、輟學是某種原因的果,弱化造成的原因,使孩子感受到某些壓力的減弱,那么就有可能發生逆轉。
3、積極配合校方,想辦法維持下去,相信孩子在漸漸的長大中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會發生好的轉變。
4、尋求有經驗老師的幫助,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幫助孩子改變時,有目的、有方向、有抓手,不要盲目行動。有經驗的老師往往是解決問題學生的專家。
5、鼓勵孩子與學習好的同學交友,通過友情的培養激發起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