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孩子也是每天都在學校里,但是他們就是不學習,對此家長也感到很苦惱,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原因后,采取正確的方法去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引導孩子學習。
孩子上學不學怎么解決
1、學會溝通。沒有人是天生就喜歡學習的,也沒人是天生就討厭學習的。不愛學習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的正確引導是很重要的。家長需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
同時可以嘗試多開發一點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同時一些獎勵和嚴厲的手段都是必要的,剛柔并濟的方法是比較有效的。
2、豐富文化生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進入學校后,“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限制了孩子的視野和活動空間。
因此,爸媽要根據小孩好奇、好玩、好動、好積極思維的特點,引導他們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學習枯燥,經常不去上學了。
3、家長調整期望值。作為家長,我們盡量不要將孩子與別的小孩作過多比較。很多時候,孩子不配合家長提出的要求或目標,是因為孩子對這個要求或目標根本就不認同,或者覺得即使自己再努力也達不到,這就需要家長加強和子女的交流溝通,并調整目標盡量減少子女的挫敗感。
同時,也要理解尊重孩子自我意識的表達,要適度滿足他們的心理發育需要。
4、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多予以贊揚和肯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不想去學校了,那么家長要去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面對學習差的孩子成長,家長絕不能一棒子打死。
更不能諷刺挖苦他們,要本著教育、細心、耐心地做厭學孩子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誘地引導,堅持不懈地激勵,客觀公正、立足將來地評價,大部分厭學學生是會改變的,但是在表揚厭學孩子時要注意方式、方法。
5、家長要培養學生的危機感。很多孩子之所以上學學不進去,不計后果而且是無憂無慮的去貪圖玩耍,就是因為這些學生絲毫沒有責任感和危機感,總覺得自己一直可以讓父母這樣養活自己,一直都可以過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學習負擔過重?,F在的父母都給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非常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使得孩子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素質差的孩子,常感到完成好功課十分吃力,需要加班加點,即使如此,也還是成績平平,從而感到有思想負擔,整天心事重重的樣子。
成績好一些的孩子如果稍有放松,處理不好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很容易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掉隊,產生心理負擔?!?/p>
2、意志薄弱,耐挫力差。許多孩子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但學習畢竟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中小學階段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幾乎都是父母幫助解決,因此很多學生堅持性差,意志薄弱。
一旦碰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學、去動腦,長期下去,便產生厭學情緒。
3、自身原因。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愛學習,又沒有正確的引導,結果導致孩子本來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較弱,然后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恐懼了。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1、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孩子感覺就好了。
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這是一個“慢火煮青蛙”的過程,爸媽要有耐心。
2、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定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當完成這個目標時,給予孩子鼓勵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