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對于孩子來說是一道坎,讓很多的家長都聞風喪膽,因為在這一年,孩子的學習難度會大大加深,如果孩子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心態,調整學習方法,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容易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
小孩小學三年級成績都差怎么辦
1、學會鼓勵孩子。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下降后,第一反應就是想著怎么懲罰孩子,責罵孩子不聽課等,這不僅會導致孩子內心受傷、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所以作為家長要學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糾正錯誤,繼承優點,繼續發揚。
2、陪伴孩子閱讀。陪伴孩子閱讀有利于孩子專心看書,也利于孩子在不認識字時能夠及時的詢問,以增加閱讀量,開拓眼界。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就要經歷從故事讀到事實的轉變。這就要求孩子閱讀不僅僅停留在泛讀的層面,還必須深度掌握精讀的方法和技巧。所以這時,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閱讀,多的陪伴會讓孩子學到閱讀技巧。
3、降低期待。家長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不要給孩子制定太高的要求,更不要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孩子在學習上保持循序漸進是最好的,家長可以放平心態,這樣孩子也不會在學習上壓力過大,孩子有了良好的心態,成績自然也會有提高。
4、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參加課外活動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多元化能力。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如羽毛球、足球、唱歌、舞蹈等,讓孩子在學習以外也能體驗到快樂和收獲。
5、按照孩子的能力和特點制定學習計劃。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家長需要按照孩子的特點和能力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學習更加有效,減少疲勞和厭煩情緒,從而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小孩小學三年級成績都差的原因
1、閱讀量少、理解力跟不上。很多出現“三年級現象”的孩子都存在閱讀量少、理解力跟不上的問題。一二年級的學習知識多為淺顯易懂,再加上在學校有老師授課,在家有家長輔導,平時讀讀背背就好了,學習起來比較輕松。
但到了三年級,語文學科不僅課內知識學習的難度增大,還增加了閱讀理解,對孩子獨立思考的要求提高了。閱讀量少的孩子,速度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比不過閱讀量大的孩子,升入三年級之后難免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
2、拖拉磨蹭+馬虎。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經常是看著別人家孩子一蹦一跳的出來,而自己孩子總是姍姍來遲,究其原因,竟是因為課堂作業沒有及時完成,被老師留下來做完才能走。
為什么別的孩子能夠早早的完成課堂作業下課,而自己孩子卻總是課堂上的作業不能及時完成,還會因為馬虎出現一些錯誤。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因為有家長監督,這種情況并不明顯,但升入三年級之后,知識量增大難度增加,這種壞習慣就成為了孩子成績下滑的罪魁禍首。
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
1、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小學三年級正是孩子開始接觸各種學科知識的時期,學習任務逐漸增加。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學習成績不理想,很有可能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以通過贊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并且幫助孩子樹立一定的自信心,從而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學習。
2、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至關重要,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良好的學習規劃,保證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學習時間。還可以鼓勵孩子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如閱讀經典文學或詩歌,通過閱讀來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