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很大,不管是來自學校的課業負擔,還是父母的過高要求,都會影響到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這種高壓環境下,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那么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么引導?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么引導
1、家長要多表揚孩子
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家長應該多表揚孩子一些,多發現孩子的優勢和長處,在平時的激勵中,幫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2、帶孩子去參加校園活動
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平時可能會有一些活動,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去參加,像校園活動朗誦會,體育競賽等,這樣的活動一般都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各自的才能得到發揮。從而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感到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步消除厭學情緒。
3、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現在的家長還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總是拿孩子的分數和別的孩子相比,我們這樣做是錯誤的,只要孩子有進步,我們作為家長都應該去表揚,這樣孩子慢慢時間久了就不會厭學了。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親子關系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當親子關系融洽,孩子會覺得家長喜歡他、欣賞他,這樣學起來也就會有熱情。當家長的也要經常換位思考,多鼓勵孩子進步,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這樣才能盡快從厭學情緒中走出來。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厭學情緒
1、跟不上學習進度
由于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每個孩子在聽課的時候都能夠聽明白老師講的內容,當老師講的內容孩子聽不明白的時候,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挺著急的,剛開始的時候還想努力去聽明白,很想去學,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能幫,家長也不理解,不提供幫助,孩子就慢慢的不想學了。
2、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
有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都過高,孩子不一定能達到,不能適應這樣的要求,剛開始還會去努力,拼命的去做,盡量的去做達到家長的要求,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發現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家長的要求,這個時候就開始產生放棄心理,于是就破罐子破摔,產生了厭學心理。
3、孩子與同學關系不好
在學校里孩子們都是喜歡熱鬧合群,希望與別人交往的。有的孩子,因為不善于交際,同學們就不愿意和他交往,這樣的孩子往往就形成自卑內向不合群的現象。如果一直處于這種環境中,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好好的開導孩子,多鼓勵和表揚孩子,讓孩子明白學習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幫助孩子走出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