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態度懶散,不認真學是態度問題。對于孩子學習態度比較懶散,不認真,這是讓諸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端正孩子的態度,讓孩子重視起來。那么孩子總是不認真學怎么辦呢?如何讓孩子端正態度呢?
孩子總是不認真學怎么辦
1.在思想上要教育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投入要積極認真,只有認真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學習也是一樣。還要講學習的意義,讓孩子能主動學習。
2.家長要多陪孩子學習。孩子學習時家長可以看看書,陪伴孩子。當孩子有問題時家長要耐心輔導,幫助孩子找到知識點,講解,練習。一定要控制情緒,不能吼,否則只會加重孩子心理負擔,適得其反。只有家長耐得住情緒,才能幫孩子把成績提上去,孩子有成就感,才能喜歡上學習。
3.讓孩子在學習之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上廁所,鉛筆,喝水,等等,然后根據作業量計劃完成時間,按時完成就可以做其它喜歡的事情。做完后家長表揚孩子:太棒了,這么快就做完了,這么認真。
4.家長多陪孩子,在孩子游戲或獨立做他喜歡事情過程中,多引導和鼓勵孩子,表揚他做的認真。從而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孩子學習態度不認真怎么辦
第一,提高對孩子的學習要求。
孩子養成懶散學習的習慣后,對學習就沒有任何要求了,完全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態度。高興時就寫一點作業,高興寫多少就寫多少,大不了被老師留下來補做,被家長罵一次、打一頓。等罵過、打過后依然江山好改,秉性難易。
要想孩子改掉就要提高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這個學習要求不僅僅是考試的分數,應該包括學習上任何學習任務,該寫的就要認真寫好,該背的就要每天背誦,每天規定也完成的時間,按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的作業,還包括美術、體育、實踐等作業。孩子不愿意完成學習任務,家長就要陪同孩子一起作業。陪同的時間要多長?一直要陪到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為止。如果孩子一直沒有養成各項學習任務的習慣,家長就要一直陪著。家長不可輕言放棄,有時你再堅持一天,孩子就有可能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看到家長這樣執著,這樣堅持,孩子肯定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習上不敢再怠慢、再偷懶。
第二,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
要想改掉孩子的懶散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開始時,孩子不會反對孩子陪同,可時間長了,孩子就可能受不了。試想一下,原來可以隨隨便便就可以應付學習,現在什么作業都要認真完成,真可能受不了。孩子就會變得心情急躁,脾氣暴躁,這時候,家長就要與孩子做好溝通工作。
在與孩子溝通時,家長要把孩子當朋友,讓孩子說出心理話,說出真實想法。面對孩子的缺點,家長千萬不要發火,不要指責、打罵,要認真思考孩子這種想法的原因。然后,家長進行正面引導,告訴孩子,讓孩子認真學習并不一定就是要考到優秀的分數,而是要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今后工作與生活中,只有認真才是生活的態度,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只有互相理解了,孩子才會更加愿意努力學習。
第三,家長也要養成認真做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家長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做事認真,積極向上,不要拜拜看眼里,記在心中,自然也會變得積極向上。
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孩子懶散的態度也是家長影響的,全家都積極向上,認真做事,我相信孩子肯定也是如此。因此,家庭成員要共同協商好,態度一致。在生活中,家長不要只顧自己玩游戲,打牌,看連續劇,弄手機。家長應該改掉這些壞習慣,樹立愛閱讀、有干活的形象。
家長要想改變孩子學習懶散的習慣,一定要從自己做起,改掉壞習慣,養成積極的態度,從而引導孩子積極向上,成為一個陽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