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長都在說,孩子在外邊“玩瘋了”,每天讓孩子回家,都跟打架似的,尤其是玩的開心的時候,怎么說都不聽,恨不得直接在街上揍孩子一頓。那么,孩子貪玩不回家怎么辦?
孩子貪玩不回家
1、物質哄騙
孩子最近特別喜歡什么動畫片啊什么玩具啊等等這一類型的物質產品,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回家,實行哄騙的方式,先把孩子騙回家再說,至于是不是實現,那另當別論。
2、言行威脅
孩子懼怕的一些東西,比如鬼怪,比如怪獸等等,或者說一些嚇唬孩子的話,將孩子嚇回家。這個方法也就適用于小孩子,大一些的孩子會進行反駁,比如世界上沒有鬼怪之類的,就不能很好地使用。
3、暴力帶走或者打一頓
還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蠻橫,不講理,氣得直接動手。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逆反心理,父母越不同意,自己越要干,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差。
甚至長大之后,孩子還會沿用父母的這套做法,有一定的暴力傾向,這都是與個人長期的性格有關。這種方法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非常不建議的。
4、講道理,做約定
通過和孩子講道理,做約定,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疼愛孩子的,只是很多客觀的因素導致,不得不回家。當孩子在玩耍之后,依舊不愿意回家,必須讓孩子明白,約定好的事情必須要遵守,就像媽媽和你約定的一樣。在這種教育之下,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地變得穩重和踏實。
孩子貪玩自律意識差怎么引導
1、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力是極強的,身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平時的家庭環境中就要營造出自律的氛圍。有些孩子之所以不夠自律,是因為家長平時面對很多事情就十分懈怠,最后就導致孩子也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放在心上,久而久之自律性就越來越差。
2、目的明確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夠自律是因為毫無目標,做什么事情都沒有計劃,所以才會出現一放假就拼命玩,把作業拋之腦后的情形。只有等到快要開學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寫作業,然后開始各種惡補。
而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就應該引導孩子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標有計劃,不能想當然,走哪兒算哪兒。在孩子的平時生活中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才能變得更加自律。
3、獎懲分明
當你限制孩子的一些行為時,他是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的。這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獎懲的方式來約束孩子,有的孩子會為了得到獎勵而做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孩子需要父母作為一個引路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指明方向。這就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保持理智,給孩子良好的示范,做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