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老年人對孩子是特別的疼愛,比如說孩子的爺爺奶奶,本身就是隔輩親,平常孩子在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算孩子犯錯了,也不舍打一下,那么,怎樣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
怎樣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
1、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不怕吃苦,那么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負責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在家里,做好自己的`個人衛生、穿戴等,包括清理自己的房間和物品;在學校,自己一個人去學校,不用接送,學習上,更是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培養孩子挑戰困難的精神
要讓孩子明白苦難是暫時的,要讓孩子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并且要堅定的付諸行動,邁出第一步是最為重要的,行動才是真正的開始。孩子的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要想讓孩子解決困難和挫折,那就得讓孩子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3、家長主動與孩子吃苦
由于現在的家長忙,與孩子的溝通少,造成父母與孩子的代溝越來越大,如何去彌補這個缺陷,那只有靠家長多與孩子在一起。所以家長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運動,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這樣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同樣讓孩子得到了鍛煉。
青春期孩子脆弱怕吃苦父母怎么引導
1、從小事開始
青春期是孩子給父母最后的教育機會。孩子成年后固然還可以發生改變,但是改變的時間之緩慢,效果之微弱可能會令人失望。青春期的孩子依然在父母的身邊,在父母的支持幫助下,他改掉很多不良習慣是更容易的。
2、重在獨立
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也很簡單,我們把握大的原則,那些小事讓孩子自己做主。比如他選擇什么類型的服裝,他想理什么樣子的發型。如何安排他的周末寫作業計劃等,這些事情并不涉及到孩子的安全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孩子自己做主。
3、安全同行
生活中有很多陷阱,我們要教會孩子有風險意識,知道這件事可能有哪些危險情況,在什么程度就可能讓人萬劫不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需要讓孩子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識。法律既是保護他人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工具。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肯定鼓勵,相信孩子能堅持,孩子在這樣情緒積極的狀態下能堅持,情緒越好堅持的時間越長,慢慢的孩子不怕苦,做事踏實的個性就會慢慢形成。
現在很多孩子啃老,沒有責任心,隨性,不肯吃苦,都和家長不正確的引導,過度的呵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