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上癮,當家長采取一切手段來制止時,孩子通常就會情緒失控,極度的情緒爆發會讓家長無所適從。那么,孩子對手機上癮怎么辦呢?
孩子對手機上癮怎么辦
孩子不是天生喜歡玩手機,環境所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家長身上,所以要想戒掉孩子的手機癮,前提家長先自己戒掉,不是不當著孩子面偷著玩,孩子比我們想的聰明和敏感。家長理性使用手機是第一步。對孩子說教,讓孩子明白玩手機危害其實不會有用。家長也知道手機危害,家長都不能,孩子怎么可能。
孩子喜歡玩手機,是因為手機里的世界對他的吸引力比現實世界的大,因此要引導孩子回歸現實世界就是要引起他的興趣。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不同,引導的方式也不同。小點的孩子,可以父母有很多方法吸引他們注意;大的孩子,就需要有方法了,他們喜歡家里蹲,父母就拉他們去外面,陪他們做他們感興趣的事。
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其他興趣,比如閱讀、圍棋、運動、繪畫、唱歌等等,有自己一個特別的愛好,斷不會沉迷于虛擬世界,因為這些愛好都能很好的培養身心,陶冶情操,有了一個陽光的愛好孩子才不會躲在房里對這手機孤獨地刷。任何生命都是向往健康美好,之所以沉迷手機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接觸到更美更好的東西。所以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慢慢幫他們找到堅持培養孩子一項愛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對孩子的青春期發展非常重要。當然,必須明確的是,要培養的是孩子自己所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的,否則適得其反。
小學階段的孩子處于對世界對宇宙感興趣的階段,他們的問題最多,家長的耐心、正確的回答和引導會開啟他們探索世界的門。家長可以經常帶他們去宏偉的地方如博物館、天文館參觀,讓他們了解世界上一些偉大的人物及他們的故事,幫孩子樹立志向。中學階段,特別是初中階段,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有變化,心理上比較情緒化,這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父母需要多帶他們接觸大自然,鼓勵他們與同伴一起投身大自然。
如今的孩子稱作“關在屋里的一代”,根源是父母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怕孩子吵鬧圖一時方便清靜,直接甩給孩子手機慢慢養成的。看到很多老人帶小孩,都是直接給個手機再去做其他事。父母要抽時間付出行動多關心孩子,沒有行動,對孩子吼一百句也沒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反叛和憤怒。前段時間一個10歲的男孩因沉迷手機游戲騙奶奶人臉識別捆綁奶奶銀行卡,2個月刷掉卡里5萬5千元,就是因為缺乏父母陪伴與關心。
孩子的任何問題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父母就應該多陪陪孩子,自然會了解自己的孩子,自然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辦法。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創造一個陽光的環境,引導他們向著健康陽光發展。
補充一點,簡單粗暴沒收孩子的手機不是個明智的解決辦法,這樣會傷害孩子,孩子年齡越大這樣做傷害越大。想要改掉孩子壞毛病,先了解他很重要。
孩子對手機上癮怎么挽救
手機現在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了,想讓孩子少玩手機的話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孩子在的時候堅決不玩手機。我們可以多陪陪他看書。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每天晚上陪孩子講幾本書。堅持21天后就能養成讀書的習慣了。當孩子無聊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去找書看而不是去找手機了。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陪孩子看的是手機那么21天后孩子就養成了看手機的習慣了,所以家長選擇給孩子看什么很重要。
除了看書我們還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孩子看手機的時間。或者帶孩子唱唱歌畫些簡筆畫都可以。
我們要循序漸進的減少孩子看手機的時間,要規定時間看手機,不能沒有節制。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要手機而妥協更不能讓手機來看顧孩子。那樣會更加重孩子對手機的迷戀。
一個壞習慣的養成很容易但想改變卻很難。想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我們也是需要21天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改掉它。但是只要堅持一定是能夠改掉的。
看手機的習慣不要想一天就給孩子改掉,他養成這個習慣已經用了很久的時間,想要用幾天的時間改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之后我們家長就堅持讓孩子少接觸手機自然而然的他就不迷戀手機了。
孩子對手機上癮,作為家長,就一定要多陪孩子,培養孩子正確的習慣。多帶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能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也能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孩子互動的時候也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