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問題一直是讓家長十分頭疼的一個問題,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決定努力與否的也是孩子,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學習。那么如何面對厭學孩子?
如何面對厭學孩子
1、培養愛好,樹立決心
家長要盡量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可以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2、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的心情出現時,家長要好好開導孩子,千萬不能讓孩子妄自菲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努力。有時候,家長應該強制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激起孩子內心深處發奮進取的欲望。
3、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
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認清一切標題的變化都是源于基礎知識,把學習重點轉移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
4、要有恰當的學習目標
家長可以為厭學的孩子制定一個恰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孩子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效果。所以,家長在確立學習目標時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定。
孩子厭學的原因
1、沒有歸屬感
如果孩子在集體中找不到他的位置,那么他對集體就沒有依戀感。尤其是那些成績落后的孩子,得不到重視被歧視。尤其是青春期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會表現得特別明顯,而厭學就成了他們逃離集體的一個方式。
2、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有“幫派”、“團體”更有各種有色眼鏡的相處模式,孩子有可能和同學之間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在班上交朋友發生困難,或者因為什么事件突然特別討厭某個老師,那么厭學的情緒就會產生。
3、家庭原因
比如家庭關系發生變化,父母離婚,失去親人等事件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讓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甚至對人生失去了動力,孩子就有可能通過不上學來逃避現實。還有比如家庭教養方式太過控制,過度嚴厲,當青春期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孩子就開始反抗,而不上學就是對家長最好的打擊。
孩子厭學的心理一直存在,家長要想改變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首先要找到其中的根本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走出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