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人的天性,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對世界充滿好奇,慢慢長大,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寫字,學會唱歌,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探索,他們有無數(shù)為什么,可以問到父母崩潰了。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進入小學,正是學習的最佳時期,孩子已經(jīng)厭倦了,從小就對什么都感到好奇,長大后有無數(shù)為什么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為什么是這樣?我們要知道,教育孩子是講究方法的,那么孩子厭學該怎么辦呢?
八歲孩子厭學怎么辦
1.與您的孩子建立融洽的關系
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基礎是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親子關系融洽的前提下,雙方可以無障礙溝通。與孩子關系良好的父母更有可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取得成功。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父母的定位。據(jù)說他們應該和孩子做朋友。父母總是很容易想當然,但實際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讓孩子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表揚與鼓勵
研究表明,當人們因一項技能而受到表揚時,他們會更加努力地改進它。每個人都喜歡被表揚,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說過:每個孩子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可。當您發(fā)現(xiàn)孩子真的厭倦學校的原因時,信任和鼓勵他是很重要的。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父母要大方表揚,這樣會給孩子成就感,也會讓孩子更愿意努力,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例如,如果孩子在考試和家庭作業(yè)中表現(xiàn)出色,父母可以多表揚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和孩子要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責怪孩子,反而會讓孩子自信心受挫,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
3.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又無法解決時,長時間的挫折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時候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是基礎太差還是知識點落后,然后對癥下藥,家長可以幫孩子補課,或者幫孩子報補習班,盡快幫助孩子。也有孩子因為老師的個人感受,從而影響他對老師教這門課的抵觸情緒,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的原因,與孩子溝通,解決問題。
4.給孩子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上面也說了厭學討厭的只是被迫學習這個過程。因此,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熱愛學習,而不是強迫孩子學習。雖然有時強迫是有效的,但如果沒有小時候積極探索的精神,孩子們永遠不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家長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且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在熱愛學習的前提下,自由學習,發(fā)展自己的真正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