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小動作多的原因:1、孩子年齡特點,沒有形成意識;2、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會出現孩子上課小動作多的現象;3、孩子缺乏學習興趣,感覺上課太無聊;4、長輩溺愛,沒有及時規范孩子的行為。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什么原因
1、年齡特點
孩子在六七歲之前都是以玩為主,可進入一年級后,就要以學習為主了。對孩子來說,這需要一個過程。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的,如果強迫他們在一個地方連續坐20分鐘以上,孩子是不愿意的。就導致了孩子坐不住。
2、注意力影響
孩子注意力有限,最多只能集中15~20分鐘,所以,常常會在課堂上出現不專心的現象。同樣,如果讓孩子集中精力做一個小時的作業,恐怕很多孩子不能堅持下來,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寫一會作業就開始做小動作。
3、不感興趣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認真學習,其實,孩子不是不認真學,他在那動來動去,其中的原因就是學習任務太枯燥。孩子如果不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那么他就會無法獲得新的挑戰,很容易分心,一分心就容易好動起來。
4、長輩溺愛
由于家庭教育一直未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年輕父母和家里的老人,常常因為溺愛孩子而放縱孩子。恰是沒有規范孩子肢體動作行為,結果慢慢會發現孩子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怎么辦
1、讓孩子知道課堂紀律
幼兒園以游戲為主,小朋友經常處于運動的狀態,忽然到了小學,就要保持一個坐姿,集中注意力聽課,大多數小朋友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因此,家長對于小孩上課小動作太多這個問題,沒必要大驚小怪,但是也不能忽視。
2、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研究發現,孩子3歲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時注意力不集中現象發生率就會增加10%。很多家長可能聯想不到電子產品和孩子的注意力有什么內在聯系呢?其實電視不斷轉變的畫面,會讓孩子的注意力不斷處于跳躍的狀態,沒有辦法長時間在某一件事物上集中。
3、讓孩子體驗集中注意的好處
對于孩子要重視表揚和激勵,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如果孩子注意集中的時間越來越長,家長要給予口頭和物質的鼓勵,比如給孩子買他最想要的東西,讓孩子親自感受到集中注意的好處,就會有意識的延長注意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