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小孩子應該是剛步入初中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受學業壓力,以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就會形成一定的叛逆心理,出現不想上學的念頭。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積極開導。
13歲小孩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家長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的什么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因此,我們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在平時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我們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2、多賞識孩子。只要孩子有點滴的進步,你就要肯定孩子的成績,多表揚,使他有成就感,增強信心。同時,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非常優秀的孩子比,以免挫傷他的積極性;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相信他一定能行,能夠成才。
3、多與孩子談心。父母應經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心理咨詢,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運用大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4、家校共育。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在家庭中的言傳身教,也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這時,想深入了解“初中生不肯去上學”的原因,建議父母和老師坐在一起,深入交流和溝通,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家校共同努力,幫孩子解決后顧之憂,讓孩子能輕松愉快地融入到學校的學習氛圍中。
5、建立認同與肯定。很多初中生不想上學有可能是目前所學的知識聽不懂學不會,自尊心強,覺得不好意思,不想上學;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孩子目前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所以孩子也不愿意上學。
這時,就需要父母和老師多鼓勵和肯定孩子,哪怕進步一點點,也要多給孩子正面的肯定,認同孩子,這樣會鼓勵他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中學時期,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進入叛逆期,想和家長對著干。相信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青春叛逆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和父母之前的關系就不是平等融洽的,那么孩子很可能會對家長封閉自己的內心。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極其敏感的,很多事情對于家長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在他們的心里卻會留下深深的烙印。
2、不良因素的影響。中學時期的孩子,大多都對成年人的世界有一種向往,而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是最容易被引誘的,所以有些時候在家長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孩子受到了不良因素的引誘,身心出現了波動,也可能會出現厭學情緒。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家長應該怎樣做
第一,不要過于緊張。有些家長一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就覺得是天大的事情,向各種親朋好友尋求解決方式,生怕孩子就此墮落。但是真的沒必要這樣,家長不要太過于緊張,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家長還是要先了解孩子的情況再做決定。
第二,耐心溝通。初中生不肯去上學,這時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對未來的規劃,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為孩子規劃好未來。
第三,注重陪伴。有的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成長有關,這時不僅父母需要作出反思,抽時間陪伴孩子,而且在陪伴中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增加親子活動改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