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從源頭上來解決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厭學等行為,父母務必搞好與孩子搞好關系、及時溝通;此時家長要耐心的開導,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強硬的方式跟對方對著來,任何強硬的方式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所以要盡量順著孩子的意愿進行。
初中孩子厭學叛逆怎么辦最有效的方法
1、與孩子溝通。孩子叛逆期不想上學,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好好的進行溝通,問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告訴孩子,有什么問題都能夠傾訴出來,家長是不會責怪你的,也許這樣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問題全部告知。
2、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在孩子叛逆期不上學的時候,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家長所認可的。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表揚和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愿意去上學。
3、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改進教學方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要動腦、動手、動嘴相結合,要多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提升孩子自我價值感。很多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是因為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學習這塊料,在學習上面很難有自我滿足感,可能是因為孩子經常在考試當中受挫,亦或是經常受到其他同學的打擊。
這時家長就要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確立學習的小目標,注意小目標不要太難,然后不斷鼓勵孩子完成這些小目標,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勁。
初中孩子叛逆厭學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孩子學習不優(yōu)秀,到了初中學習的難度增加后,更感覺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使自己感到痛苦吃力,便有了遇到困難繞著走的思想,于是就厭學。
二、叛逆期來臨。青春期的孩子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三、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父母經常給孩子施壓,多的是批評,少的是表揚,讓孩子使去自信心,加上初中科目多,作業(yè)多,學習難度增加了,使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逆反心理更強,更厭學。
四、學校的原因造成的。可能因為某個老師不能因材施教,對孩子只會嚴加批評,沒有鼓勵,同時使孩子感覺不受老師待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從而也討厭這個老師,產生厭學的想法。也可能由于孩子在學校經常受那些不愛學習愛挑事的孩子的欺負,產生懼怕上學的心理。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反映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1.家長只關注孩子學習的效果,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2.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行為,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3.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會導致孩子的能力發(fā)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