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不要去想孩子去不去學校的問題,孩子沒有什么可以威脅你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替孩子承擔,就要在替孩子挖墳墓。讀書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之所以越來越厭學,沒動力,是因為父母為孩子承擔,為孩子擔心,孩子不吃飯,擔心餓,所以哄吃飯;孩子寫作業慢,擔心寫,所以督促寫;孩子不想學,你更哄著學。
但是你忽視了教育的真相:你關心的越多,你的孩子就越不關心。此外,你越關心某事,你的孩子就越會用它來談判和勒索你。你關心的是對你的孩子承擔太多的責任。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承擔,長大了怎么承擔?成長是一場悲劇。
2、學會親子溝通,改善關系。孩子之所以有不好的毛病,是因為過去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導致一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孩子的情況會更糟。
很多家長擔心,擔心是正常的,但輕微的擔心是沒有用的,越著急可能越容易走錯方向!需要的是靜下心來,深入學習家庭教育,全面學習,當父母愿意靜下心來學習的時候,靜下心來,慢就是快!你想的快的往往是慢的,方向全錯了,沒有靠近目的地!
3、要樹立原則。很多孩子不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家里通宵玩游戲,父母做不到,因為從小家里就沒有原則,童年家庭過分滿足孩子,或者忽視心理需求。
所以,要有效地改變,首先要度過沖突階段,而度過沖突階段的關鍵是閉嘴。大多數父母喜歡嘮叨、說教,孩子已經很無聊了,所以說總比不說要糟糕。
父母閉嘴一段時間,就會進入沉悶期,這時候,家里就需要傾聽、會問、會鼓勵、會欣賞,所以第二步說要全面學習親子溝通。與孩子的關系會有所改善,逐漸進入平臺期。
當進入穩定期后,父母就可以與孩子坐下來,開始制定有關手機和網絡的問題。這個時候該溫柔溫柔,該堅定的時候堅定,愛與原則相輔相成。這時,孩子有脾氣,很正常,只要你做點溫和的事情,不刺激他的負面情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