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容易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導致沖突,只要不提學習平常家里面那是一片祥和,一說學習那肯定是雞飛狗跳的,那么,厭學學生怎么辦?
厭學學生怎么辦
1、改善環境,愉悅心情
首先就必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同學們可以請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自己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不好感覺。
2、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厭學的同學要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同學們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好的方面,并適當地給自己一些肯定,認識到自己是能夠學習好的。
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4、嚴格要求自己,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的情緒一開始出現,同學們千萬不能自暴自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努力。有時候,同學們應該強制自己端正學習態度,激起自己內心深處發奮進取的欲望。
5、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
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認清所有的題目的變化都是源于基礎知識,把學習重點轉移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厭學情緒
1、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鼓勵到一個具體的點上。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幫助他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學習之外,要多與孩子溝通,孩子無論考試如何,都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2、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趨樂避苦,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總是摔倒,他們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自然不愿意努力學習。那么,父母可以制造機會,比如,孩子英語比較差,你可以讓他先做幾道簡單的習題,讓他輕松完成之后,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再逐步增加習題的難度。
3、引導孩子進行積極溝通
很多孩子由于青春期礙于面子,不會去主動解決問題,從而導致問題一個堆一個,最終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難以挽回。
因為下降幅度小,不會的內容一開始也沒有這么多,很多家長會直接忽略,然而學習本身就是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事,等到孩子成績降到不及格的時候,家長才開始突然責問孩子,而此時孩子已經被學校的內容拖累很久了,雙方沖突不斷,即影響了家庭氛圍,更影響了孩子的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才,孩子在產生厭學情緒時,希望老師們、家長們,多用心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多關心多鼓勵多幫助,讓他們從低谷中走回正軌。孩子的年齡正是讀書接受知識心時候,無論有何種原因厭學,家長老師都應正確引導,莫讓他蹉跎了歲月,到時后悔一生。